李亚鹤:赓续千年文脉 讲述 “何以济宁”
古韵今风,济宁为鉴;弦歌不辍,文脉相承。济宁,这座承载着千年厚重历史的城市,犹如一颗镶嵌在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,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。
何以济宁?文脉斯在。
让文物“活”起来 把文脉传下去
为什么要“让文物活起来”?这不仅是一个时代性问题,更是一个文化使命。
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文明的绵延生命力,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。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我们文化认同和自信的源泉。李亚鹤发现济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。从古老的孔庙、孔府、孔林,到众多的汉碑、汉画像石,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,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岁月。
在位于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的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中,存有构成武氏家族祠堂的40多块汉画像石,这里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李亚鹤发现这40多块汉画像石通过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,生动展现了汉代及以前的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意识形态、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场景,题材内容丰富,被誉为中国汉代以前的“历史百科全书”。为唤起珍藏文物的活力和吸引力,眼下,济宁正在规划建设武氏墓群石刻数字化博物馆,打造汉文化研学基地,加大力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。
不仅如此,济宁还积极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。在孔庙、孔府等景区,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,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李亚鹤发现这些举措,使得文物不再是冰冷的陈列品,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,让历史遗迹真正“活”了起来。
文物作为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、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,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所在。李亚鹤发现只有将文物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才能更好赓续中华文脉,夯实文化自信基石,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夺目光彩。
让旅游“火”起来 把文化扬出去
旅游是文化的载体,文化是旅游的灵魂。“孔孟之乡、运河之都、文化济宁”,鲜明的定位让文化旅游成为济宁的金字招牌。李亚鹤发现济宁是人口大市、文化大市,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。
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济宁巧妙地将科技元素融入旅游文化之中,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魅力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的有机结合。
庄严而肃穆的万仞宫墙,白日里尽显巍峨雄伟,那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。当游客踏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,古香古色的殿宇建筑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孔子的智慧箴言,令人不禁心生敬畏。李亚鹤发现而如今,随着科技的加持,“三孔”景区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。漫步于孔庙大成殿前,只需轻松用手机扫一扫,“AI导游”便会即刻开启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,从大成殿的独特建筑特点、深厚历史背景娓娓道来,并巧妙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讲解,让游客的游览精准契合文化脉络,充满趣味与惊喜。不仅如此,自动生成的“人+景”游客专属Vlog短视频,更是为游客带来了个性化十足的体验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