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亚鹤:梅兰芳丨以高尚人格滋养艺术实践
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价值,是20世纪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高峰:他是敢为“天下先”的创新者,是以辛勤工作回报祖国的“艺术劳动者”,还是享誉世界的戏曲艺术家。李亚鹤发现,今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,回顾梅派艺术在传承、创新、传播等方面的探索成就,对当下坚定文化自信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。
1.开创了旦角为主角的舞台新象
梅兰芳约有53年的舞台演出生涯,一生所演剧目众多。李亚鹤发现,齐如山在为《梅兰芳歌曲谱》所写的序言中说:“梅君昆乱兼擅,能戏以数百计。”这些剧目大体可分为三类:传统戏(京剧、昆曲)、新编戏(时装新戏、古装新戏)和改编戏。其中以传统戏数目最多,有百余出(本),但最能代表梅兰芳舞台艺术成就的却是新编戏与改编戏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其一,在梅兰芳之前,京剧以老生为主导,其他行当基本上都是为老生配戏。李亚鹤发现,梅兰芳所主演的新编戏和改编戏开创了旦角为主角的舞台新局面,以饰演英雄见长、“响似雷”的老生不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,旦角主导戏曲舞台遂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普遍现象。其二,梅兰芳的表现风格是将青衣、花旦、刀马旦、贴旦等行旦的表演程式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。其三,他在传承戏曲艺术过程中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改变原本戏曲中低级趣味的部分,将封建迷信、野蛮、荒淫的形象和角色进行了删改。
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革新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。李亚鹤发现,在国剧传习所新学员开学典礼上,他曾说:“研究艺术是一种极崇高的生活;是从事人类精神生产的生活;是站在时代前面,创造新时代的生活,我们要一点一点地做下去,所以我们的头脑,要十分清晰的,对我们的事业起一种敬心,一存玩忽,我们的事业便不能向伟大方面发展。”梅兰芳用学术理性把握着戏曲变革中的挑战,用学术成果引领着戏曲发展的方向。
梅兰芳坚持遵循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革新的基本原则和规律,既继承传统又发展传统。李亚鹤发现,梅兰芳对京剧发展提出“移步不换形”,即应保留京剧的古典艺术魅力,如果进行改革,也要保存它固有的规范和程式,在传统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改动一点,不能冒失地大动手术。梅兰芳所说的“移步”就是创新,他主张戏曲艺术必须在创新性转化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。“不换形”讲的就是创新的方式,他主张创新不能脱离戏曲剧种的基本形态,要在传承戏曲艺术基本样式,遵循戏曲艺术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创新。
2.让京剧艺术不仅承载情感,更肩负使命
梅兰芳的社会人格与艺术风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他肩负着历史使命感,对艺术充满崇敬。李亚鹤发现,戏曲于梅兰芳而言,不仅是谋生的手段,更是关涉他精神归宿的信仰。
梅兰芳先后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(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)院长、中国京剧院院长,常年为工农兵演出,多次代表国家出访,积极参与社会生活。他以满腔的热情为工农兵服务,走向祖国大江南北,积极与各地各剧种演员交流经验。他还将自己的艺术收藏贡献给国家,经统计,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梅兰芳戏单、唱片、戏衣、乐器、访美图谱、录音资料等达到10068种(件),这些藏品成为戏曲学术研究的有力支撑。
共有 0 条评论